潘懋元《規模速度、分類定位、辦學特色——中國當前高等教育發展中的若干問題》(2006年第2期)
潘懋元,廣東揭陽人,1920年生,廈門大學教授,博士生導師。曾任廈門大學教務處處長、副校長、顧問、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首任院長、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學科評審組召集人、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名譽所長、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、全國高等教育學研究會理事長。
李如龍《語音的變化是區分漢語方言的重要標準》(1996年第2期)
李如龍,原籍福建南安,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,著名語言學家、閩南語研究專家,廈門大學中文系語言文字學博士生導師,國務院第四屆學位委員會中文學科評議組成員,中國語言學會、全國漢語方言學會理事,中國應用語言學會、中國地名學會常務理事,福建省語言學會會長。國際中國語言學會、國際客家學會理事。
羅美珍《福建長汀客家話的特點》(2012年第3期)
羅美珍,原籍福建長汀,中國社會科學院人類學與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,曾兼任《民族語文》雜志社副主編。主要從事我國少數民族語言、文字研究,尤擅長傣族、苗族的語言、文字和一些綜合性、理論性的語言學問題研究。曾參加《辭?!访褡寰砗汀懂敶袊穮矔褡寰淼木帉懝ぷ?。在客家的語言和文化研究方面,首次發現大部分畬族說的是一種客家話。
饒長溶《福建長?。图遥┰捳Z音記略》(1986年第2期)
饒長溶,字永如,筆名丁水華,原籍福建長汀,曾任《中國語文》雜志社副主編。兼任北京市語言學會理事、北京客家海外聯誼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、客家方言研究中心首任主任。饒長溶先生在語言學領域里,著重漢語語法研究,漢語方言特別是客家方言、客家文化的調查研究,以及詞語訓釋、客家話詞典的編纂工作。榮獲國務院頒發的“做出突出貢獻”證書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