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次
客家研究
論賴際熙太史之客家觀謝重光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1)
清前期政府海外貿易政策的調整與影響
——以清代閩西四堡鄒姓族商為視角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俞如先(7)
客家土樓建造技藝對木質構件保存的影響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賴惟永,于再君(14)
鄉土社會中舞龍民俗的傳承與變遷
——對福建省廟前鎮的個案研究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江茜萍(20)
標準語·方言·文字
從《龍巖方言詞典》看龍巖話的特點和研究價值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李如龍(27)
“前”字義項矛盾探究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黃婷,孫曉(31)
從文字關系角度審視彝文的發生問題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袁香琴(36)
走馬樓吳簡中的“領”義辨析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賈利青(43)
語義代償:有效實現對應效果的翻譯策略
——以林徽因《夜鶯與玫瑰》譯文為例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黃斐(52)
高等教育
關于高校新教師教學能力發展對策的思考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周華明(57)
地方高校畢業生職業生涯規劃狀況調查與分析…………………李雄文,陳宛玉,盧衛軍(61)
經濟·管理
制度支持與水土流失治理
——基于龍巖水土流失治理實踐的分析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蔡立雄(67)
龍巖市對外貿易結構演變及優化策略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丁培榮,侯明亮 (78)
龍巖廣告業發展現狀分析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羅芳萍,范志鳳(84)
論傳統OEM公司向OBM轉型之品牌戰略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郭彥(90)
歷史·社會
馬克思主義群眾觀是夯實黨的執政基礎的基石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張祖鈞(96)
華人華僑在“一帶一路”戰略中的地位與作用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陳成噸,葉煒(100)
文學·藝術
高校古代文學教學有效性研究
——以《戰國策》人物塑造的教學實踐為例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李雯(105)
泉州木偶文化藝術進高?,F狀分析與路徑研究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林錦鈮(110)
試論唐英戲曲的“鬼神”形象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陳秋婷(114)
新聞·出版·廣電
地方高校學報發展定位新思考
——以《龍巖學院學報》為例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江清悠,林清書(118)
歷史制度主義視角下的學術不端分析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童小娟(123)
封二著名專家簡介:著名語言學家李如龍教授
封三《龍巖學院學報》征稿啟事